说明中具体提到,公司的章鱼原料,捕捞自中国海域,我国海域极少出现蓝环章鱼。原料进厂后,章鱼原料经品管员验收合格后,才会进厂加工生产。冻章鱼的生产流程:原料验收、前处理(去除内脏、墨囊)、清洗、分级、挑选、再验收、称重摆盘、速冻、包装、金属检测、入库冷藏等工序制作而成。本公司加工章鱼的每个生产环节,都设置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挑选蓝环章鱼的工作人员。挑选人员在上岗前经过:蓝环章鱼等相关有毒章鱼品种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近日,多个蓝环章鱼事件引发了大众对购买和食用章鱼的恐慌。
1月16日,广东一网友在火锅店用餐时,在端上的菜品中看到疑似剧毒的蓝环章鱼,于是在线求问科普博主“博物杂志”能否下锅,随后该博主回应,图中确实是豹纹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蓝环章鱼。
据央视新闻1月17日报道称,蓝环章鱼是一种很小的章鱼品种,体形只有高尔夫球大小。这种章鱼个头虽小,但分泌的毒液足以在一次啮咬中,使一个成年人在几分钟之内毙命,由于还没有解毒剂,因此它是已知的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
据“博物杂志”官方微博1月17日发布的内容介绍,身上带了一个圈的章鱼大多都是“短蛸”,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用章鱼种类之一,眼睛下方的金色圆圈也是它们的一个识别特征。而事件主角“蓝环章鱼”是“豹纹蛸属”的几种章鱼的统称,顾名思义,它们全身密布着蓝色的圆圈、斑点或条纹,就像豹纹一样,而不是只有一两个圆圈。
“博物杂志”表示,豹纹蛸属的物种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东南、华南沿海省份比较容易遇到,也有概率混入市售章鱼中,但这个概率并不算高,而且如果是整只章鱼很容易看出端倪,把满身豹纹的挑出来丢掉就行,其他的照常下锅不影响食用。如果是一盘炒菜甚至章鱼烧芥末章鱼里真的混入了少量被切碎的蓝环章鱼,那实际上能吃到的蓝环章鱼的量也非常少,其中的毒素含量更是微乎其微,即便中毒也很难致命,所以大家别草木皆兵甚至因噎废食,八爪鱼该吃吃,别耽误!(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台湾最新癌症登记报告:大肠癌连15年居首******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29日公布台湾地区最新癌症登记报告称,2020年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在岛内十大癌症排行中,大肠癌连续15年居第一。 根据台湾地区2020年癌症登记报告,新发生癌症人数为121979人,较2019年增加725人,2020年全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为64岁,与2019年相同,各主要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除了大肠癌、肺癌及子宫颈癌延后1岁,皮肤癌早1岁,其余与2019年相同。 台当局“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表示,癌症发生人数集中50岁以上,占8成3,癌症发生人数增加以70至79岁较明显;减少以50-59岁较明显。而部分发生年龄中位数较全癌症早的癌别,口腔癌及子宫颈癌为58岁、乳癌及子宫体癌为56岁、甲状腺癌为50岁。 台湾地区十大癌症发生人数(男女合计),依序为大肠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皮肤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